问答
当前位置:首页 问答 初中 政治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A.计划经济B.公有制经济C.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A.计划经济B.公有制经济C.
更新时间:2025-04-07 13:50:47 专题:政治
问题描述: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A.计划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市场经济

D.商品经济

2.【30222】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

A.由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C.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D.由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3.【30246】市场社会主义中的兰格模式又称().

A.兰格-米塞斯-哈耶克模式

B.兰格-泰勒-哈耶克模式

C.兰格-勒纳-泰勒模式

D.兰格-米塞斯-泰勒模式

4.【30250】所谓公共产品是指().

A.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产品

B.具有竞争性和排它性的产品

C.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

D.具有非竞争性和非赢利性的产品

5.【30297】()是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和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自觉有计划发展的物质基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

6.【80122】我国应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以维护国家的().

A.自由贸易

B.宏观调控

C.持续发展

D.经济安全

7.【80140】经济全球化势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国家主权,同主权国家发生矛盾.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超越可概括为两种主要形式,即主权销蚀和主权转移.主权销蚀是(),主权转移是().

A.有形的、自觉的、无形的、非自觉的

B.有形的、非自觉的、无形的、自觉的

C.无形的、非自觉的、有形的、自觉的

D.无形的、自觉的、有形的、非自觉的

(一共3题,每题2分.)

1.【80130】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80845】关于社会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分配是关于社会产品的分配

B.社会分配是关于社会生产资料的分配

C.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相互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

D.产品的分配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与生产过程无关

E.产品的分配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表现形式,考察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必须以这个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为基础

3.【80847】建国初期,为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A.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强制工业化积累

B.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

C.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严格限制城乡劳动力的流动

D.通过城市居民的"上山下乡"支持农业建设

E.通过城市居民"上山下乡",减轻工业部门就业压力,促进其发展

傅思遥回答:   1.c2.b3.c4.a5.c6.d7.c二、1、ad2.ACE3.AB

政治推荐

热门政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