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靶向”技术,指的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通过一定的载体,用设计 好的目的基因替代靶基因,从而达到使靶基因功能丧失的目的.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可以用小鼠进行实验,使其体内的某种特定基因丧失功能,以帮助人们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下面是该实验的基本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 ES细胞是由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实验一般采用ES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ES细胞具有发育的______.
(2)获取目的基因:
①目的基因是靶基因的同源片段.经过修饰使靶基因的功能改变或丧失,就可获得目的基因.如果要获得活性降低了的X酶蛋白的目的基因,可以根据此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X酶基因的改造,:这一技术叫做______工程.
②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PCR技术需要的材料与条件有______.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以外,还必须有______基因,以便于细胞的筛选.质粒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使目的基因插入其中成为可能,因此常被选作运载体.
(4)将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______,并从中筛选,然后培育出小鼠.
①由ES细胞培育出小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______技术.
②为了确定该小鼠体内是否成功发生了基因的同源重组,可通过观察小鼠的性状来检测,这属于______水平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