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当前位置:首页 问答 其它 [DOC]浅谈如何在班集体中进行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DOC]浅谈如何在班集体中进行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5-04-11 00:04:55 专题:其它
问题描述:

[DOC]浅谈如何在班集体中进行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冯大淦回答:   一,开展各项有益的教育活动(一)明确集体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的第一次班会上,我便提出了班级建设的目标,即一个优秀集体应该达到的要求,这是要通过师生多年不断的努力之后才能做到的.也就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如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科技月,文明班等评比.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每一项活动,明确要求,起到督促的作用.在班中以小队评比的方法设置评比表,奖评比内容细化,量化,将每一次活动都视为一次教育契机,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二)树立学生中的榜样,成为集体中的导航I,学习榜样人物,感知公民意识.我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小兵张嘎等;观看一些优秀的影片,如《闪闪的红星等.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观看影片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引导他们理解课外读物和影片中榜样人物的行为动机,吸收榜样人物思想中的营养成分,学习他们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获得精神上满足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其形成公民意识2,寻找身边的榜样,体验公民意识.我注重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来使他们感知公民的意识.学生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就在学生自己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易于学习.如,有学生能认真学习了或能做好值日工作了,就表扬他能对自己负责;有同学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表扬他能关心他人;有的同学能捡起地上的废纸,就表扬他有主人翁精神.榜样不仅起到示范作用,全班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升3,营造良好氛围,认识公民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巾就要表现出良好的公民意识,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来强化学生采取正确行为后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树立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将公民道德标准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三)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公民意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的细心照顾,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事情不懂或不会干不要紧.因此,部分学生对做事情缺少责任感.学习以外的能力不强,扫除时,不会扫地,只将表面一扫,边角的地方根本不管,擦玻璃,越擦越脏.还有一些同学,做完自己的工作就喊着累了,缺少关心他人及与他人合作意识.作为班主任,我抓住一切机会向同学灌输关心他人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渐渐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而在现代社会,单靠个人力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集体协作精神.(四)创建公民意识形成环境,增强集体教育力量健康的舆论是培养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作出褒或贬,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例如,每周的大扫除我们分小队完成,我们在班上对认真负责的小队进行表扬,并指出问题所在,在评比表上给予评价,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公民意识.每一位同学的成长都需要集体生活,当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就会更热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了,同时也增强了个人公民意识.二,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一)明确每个人都有分内的事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方面,我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要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公民责任范围,在家庭中明确哪些事情必须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任务,在不同的年龄给孩子制定不同的责任范围.给孩子提出要求后,要鼓励孩子认真完成,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例如,为花草浇水,照顾自己家的一种小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等.当然家长也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感受,分享喜怒哀乐,潜移默化地将道德情感内化为公民意识.(二)顺应孩子的愿望尊重孩子的意愿,顺应孩子想做某件事情的愿望,往往能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热情,例如,学生在家愿意帮助年幼的弟弟穿衣服,愿意义务参加社区的清洁活动等.作为父母就应该满足孩子的这些愿望,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而对孩子来说,所有这些努力都十分的重要.当孩子有能力为别人提供帮助,并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时,孩子就会有一种幸福的满足感.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这个社会是在分担责任和共同努力中运行的,从而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公民意识.(三)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每位家长肯定都碰到过这样一件事,孩子在刚刚学走路时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做家长的会赶紧把孩子扶起来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用手拍着地:”都是这块地不好,害我宝贝摔倒.”其实,作家长的心里都明白,是孩子不小心才会摔倒的.我以此为例,与家长沟通正确引导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学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人.三,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意识到哪些是该-Zi”~t的事情,哪些又是不该去做的事情,增强他们的是非感和责任感,这就是公民意识形成的过程.(作者单位:北京市崇文小学)

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推荐